妈妈,我只想用全部余生去守护你呀。

1、妈妈都是女汉子

前段时间看深圳卫视的一个节目《来吧孩子》,第一分钟就险些流了眼泪。关掉视频后没忍住又打开,从头看到尾,从泪凝于睫看至面目尽湿。为年轻妈妈们的疼痛收紧心脏,也为她们看到新生儿那一刻的温情满溢而忍俊不禁。
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说:“走在路上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,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想到家里的宝宝,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去”。
这几年,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都开始为人父母,我经常思索孩子的出生对于一个人的改变。
在女儿出生之前,朋友一直是个高冷帅哥,话少沉默。女儿出生之后,朋友的高冷“碎了一地”。不管家里有多少客人,他都模仿小婴儿的语调咿咿呀呀地和她对话,连带着唱跑掉的歌,从“我是一个粉刷匠”到“采蘑菇的小姑娘”。就连工作时示与外人的面目,也越来越温和。
所以,孩子的出现,大约是让一个男人越来越柔软。从此,他的残酷只为守护摇篮边的一方柔情。他征战沙场戎装返家时,要洗尽尘泥之后才愿拥子入怀。
可孩子的出现,从来都是让一个女人越来越刚强,因为她要用一己之力和全世界的血雨腥风英勇对抗,她变成铜墙铁壁才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保护她的孩子。
母爱足以让一个女人克服心底的柔弱、畏惧与胆怯,血肉之躯皆能金刚不坏。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打败她。
女汉子一词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,我看了一眼她,心里想的是,大部分人根本没见识过真正的女汉子吧,真正的女汉子敢孤身走十里夜路,能穿着拖鞋踩死一只大老鼠……
她是我妈妈,全天下的女汉子都不如她,因为她好像从来都不累,也不怕,甚至是连睡觉都不需要的钢铁女战士。

小时候写作文,老爱用“我深夜高烧,妈妈背着我赶往医院,寒风中汗水浸透衣衫”的桥段,事实上,我很少深夜发高烧,即使发高烧她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帮我治好。她不是医生,从医院打完退烧针回来,医生叮嘱要“多喝水”,于是她便用最笨最土的方法帮我退烧——在我头上敷湿毛巾物理降温,按医生的叮嘱让我喝下一晚又一碗白开水。
她从没像作文书里写的那样,深夜背着我赶往医院,可她彻夜不眠坐在我床头,不厌其烦地去摸我的额头,感受体温微乎其微的变化。
高中的时候,我生病变得频繁,一次夜里醒来,黑沉沉的房间里,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妈妈正坐在我的床头。我不明所以,既没吭声,也没睁开眼睛。妈妈俯身亲了亲我的头发,叹了口气,起身静悄悄地离开了。
她的担忧总是那么沉默,和她的爱一样,从不言说,可那种深沉,像最遥远的海底,水波不兴的外表下,是时时刻刻激荡着的波澜壮阔。
如今,我长大了,很少生病,离她很远,不再需要她时时刻刻地担忧着我的安全。她也越来越老了,鬓角有了白发,可她好像还是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个“健壮”的女汉子。提着我重重的行李箱楼上楼下穿梭时从不让我帮忙,即使生病不适也从不在电话里告诉我,甚至叮嘱其他人也不要告诉我。她为我担忧了二十多年,还将用余生为我忧心,可是她从不舍得我为她担忧操心。
她不怎么会做饭,二十多年炒的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。可是我不过随口说了一句想吃葡萄,她便在盛夏的正午顶着三十五度的高温去遥远的水果市场买回来。她用尽全力,想去成为一个最好的母亲,像在做一个考试时长是整个人生的答卷,紧张、忙碌,一分钟都不愿懈怠。
她也曾柔弱,也曾容颜如花,只是当另一个生命需要她守护时,她不得不坚强起来。那是母爱赋予她的改变,慈悲变成刚强,温柔都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。

2、听妈妈的话

我能写书、出书,成为一个“写作者”,最高兴的人是我妈,我最想感谢的人当然也是她。
妈妈以前是幼师,在我还没学会说话时,她就开始给我念故事书,指着贴了满满一墙的图画教我认植物、动物、山川、河流……
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:“千万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、眼下的、渺小的世界。要从小给她看星空、海洋、恐龙、神话、圣贤。这样,等她长大的时候,她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。”
我想起在我还懵懂无知时,妈妈给我念了那么多童话,难怪我总对安徒生笔下那些我从未见过的东西——蓝色矢车菊的花瓣、阳台上开满玫瑰花的水箱、海底柔软又枝蔓丛生的水草、夕阳下尖顶教堂传来的钟声……怀着莫名的乡愁。多么感谢妈妈,她在有限的空间里,在那个灰扑扑的小乡村里为我创造了一个无限辽阔又美好的世界,让我知道远方美丽壮观,我迫不及待地想走上前去。
她原本是个脾气急躁的女汉子,唯独在教我读书认字这件事上那么有耐心,在我认字之前像复读机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给我重复故事书中的内容,教我背儿歌,教我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书里的故事。
多亏了她这样的坚持,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能说很长的句子,长大之后写文章也好,写学术论文也好,每每被别人夸赞“语言功底佳,逻辑性强”,我都悄悄地在心里感谢她。
上大学后,我去旁听中文系的课,听到一位老师在课下和学生聊天:“你们都要养成阅读的习惯,定时定量的阅读将受益终生。”学生们频频点头称是。
我低头暗笑,在心里为妈妈点了无数个赞。妈妈连高中都没有读完,可如今她茶余饭后,常常捧着连我都不愿意看的《史记》专心阅读。她不是大学教授,说不出什么大道理,却言传身教,成了我最好的老师,让我还没有认字的时候就懂得了阅读有多美。
她教会我保持孤独,不管是在空无一人的卧室里,还是在觥筹交错的餐桌上。当然,还是她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让我在孤独中有事可做,而不至于淹没在时间的荒涯里不知所措。
如果我的精神世界原本是一片虚无与沙漠,她是植下第一株树苗的人,也是辛勤地洒水修剪的园丁。
所以我在第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:“谨以此书,送给妈妈,除了爱,一切都是妄言。”她给我的最好的爱,除了赋予我生命、保护我健康平安地长大,还送给了我一生的热爱与乐趣——阅读和写作,是她在我还懵懂无知时,用枯燥的坚持教会我的东西。

3、我只想用全部余生来守护她

师姐有一个青春期的女儿,十五岁,刚上高中,叛逆如一头小兽。师姐学历高,职位也高,作为新时代的高知女性,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从不疏忽,但仍然觉得力不从心。偶尔聚会吃饭,她锁眉轻叹:“唉,真不知道拿她怎么办。”再转头问我:“你离青春还近一点,你说说,为什么小孩子都这么叛逆?”
我想起自己十五岁的时候,常常关在房间里一天写写画画,对门外响动置若罔闻,也曾激烈争吵,奋不顾身地甩头跑出家门。如今只觉好笑,遂安慰她:“没关系,等她过了青春期,懂得了妈妈的苦心,自然就不叛逆了。”
师姐又叹口气,“可是青春那么长。”
是啊,青春那么长。我们不知要走到多远的地方,不知要经历多少一人孤独跋涉的时刻,才懂得妈妈在身后默默注视的无限深情。而最幸运之处,是我们在漫长的青春里摸爬滚打时,他们从未失去等待我们回眸的耐心,也从未模糊守护我们的视线。无论何时何地,你一转身,总有一盏灯火,指向回家的路途,指向妈妈精心准备的满桌饭菜。
《绝望的主妇》里有一集,Susan对她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说:“你不在我身边的每一天,我都在想,你过得怎么样?心情好不好?一切都顺利么?”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眼睛里是恳切的关怀和隐藏的泪水,原来这才是“爱”最原本和真实的模样。
少年时叛逆又顽劣,为了些许自己臆断的所谓自由,总妄图离家越远越好。自上大学以来,我离家八年,一路风雨,暗夜里无人泣诉,才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和日复一日孤独忧心的等待。若有一台时光机器,我真恨不得所有顽劣叛逆的时光都能重新来过,认真地守在她身边,做一个乖巧的女儿。
过去总以为未来会有无穷的机会,如今才知,时间如沙漏,从不会停下来等我们蓦然回首,也从不负责填补那些蚀灼人心的遗憾和悔恨。
要知道,有一种最难承受的生命之重是你再没机会去好好地,爱一个人。
而我只想用全部余生来守护她,像她守护我一样,做她身边最坚强的女汉子,一直一直听她的话。 

发表评论